柴达木盆地
地理特点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绕的封闭盆地,介于90°16′E—99°16′E、35°00′N—39°20′N之间。盆地略呈三角形,东西长约800KM,南北宽约300KM,面积25768平方公里,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
盆地西高东低,西宽东窄。周围是高山,南面是昆仑山,北面是祁连山,西北是阿尔金山,东面是日月山,东面是封闭的内陆盆地。它位于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山脉和高原形成的新月谷中,拥有山东版权
奇观
在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沙漠上,有一座大约2公里长的小丘陵,当地人称之为贝壳梁。壳梁表面薄薄的盐碱土盖下有厚度超过20米的鳃和腹足生物壳堆积层。这种罕见的自然奇观是中国内陆盆地发现的最大的古生物地层。
贝壳梁西行20多公里,来到芦苇船所在地。这是一块需要开发的土地,所以它没有固定的名字。人们通常说它在诺木洪塔温塔里哈新石器遗址西北部的小湖中。这个地区是柴达木盆地的最低点。古海留下了湖泊沼泽,这里的河流发展非常完善,大大小小的湖泊在戈壁深处散发出芬芳。
雅丹地貌
雅丹是维吾尔语,意思是陡壁土堆丘,又称风蚀林、沙石林,是一种奇特的风蚀地貌。雅丹地貌区西临一里坪,北临德宗马海湖,东临马海,南临吉乃尔,东临97度18分,北纬37度59分,在大柴旦镇以西约200平方公里。由于数亿年的地质变化,由于褶皱和断裂,暴露的第三层在外部因素的长期作用下被吹蚀了一些表面材料形成的各种残丘和槽形低地。由于强风和沙子的侵蚀
青海省采取多种手段加快生态治理步伐,柴达木盆地绿洲面积不断扩大。根据卫星遥感监测,柴达木盆地沙区风蚀荒漠化程度放缓。荒漠化面积明显减少,土地荒漠化面积较2000年前减少2000年.7%。随着植被状况的改善,柴达木盆地的野生动物数量也大幅增加。自2000年以来,柴达木盆地已退耕还林22年.7万亩,人工造林152万亩,封沙、封山育林168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已扩大到865.6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