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信息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又称凌云大佛,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与乐山市隔江相望。乐山大佛雕刻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汇处的岩壁上。它是唐代摩岩雕像的艺术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A 级旅游景点。
中文名称: 乐山大佛
别 名: 凌云大佛
行政区类别: 四川省
所属地区: 中国西南
地理位置: 乐山市
着名景点: 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
修建时间: 803年
高: 71米
大佛简介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毗邻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交汇处。大佛是弥勒佛坐像,高71米。它是中国最大的摩崖石雕雕像(摩崖石雕不是石窟艺术)。大佛是在唐代开元第一年(713年)挖掘出来的,完成于贞元19年(803年),持续了大约90年。在大佛两侧的悬崖和登山道上,有许多石龛雕像,其中大部分是盛唐的作品。在凌云寺的右灵宝峰上,有一座砖塔,塔高13层,形状与西安的小雁塔相似。寺庙左江的一座孤峰是卓丽的,被称为乌尤,也就是说,秦挖的乐山离开了堆。唐朝创建了乌尤寺,据说汉郭舍注册了二雅。
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乌龙山、巨型卧佛景观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属于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风景名胜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上峨眉,下凌云”之说。
景点概况
情况
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乐山大佛,被现代诗人誉为“山是佛,佛是山”。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等景观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属于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国家5个A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古有“上峨眉,下凌云”之说。
整体结构描述(古今)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脚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身材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高71米,头高14米.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6.7米,鼻子和眉毛.6米,嘴和眼长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米.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脚可以围坐100多人。在佛陀左右两侧的沿河悬崖上,还有两座16米以上的护法天王石刻,与佛陀形成了一佛两天王的模式。还有数百个神龛和数千尊石刻雕像与天王共存,就像一个巨大的佛教石刻艺术集团。佛陀的左边,沿着“洞天”它是现代挖掘的凌云栈道的开始,全长近500米。右边是唐代挖大佛时留下的建筑和礼佛通道——九曲栈道。佛像雕刻后,建有七层楼阁(九层或十三层)“大佛阁”、“大像阁”;宋时称“凌云阁”、“天宁阁”;元代称“宝鸿阁”;明代俗称“佛棚”、清代俗称“佛亭”,最终废毁……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可以从大佛两侧的悬崖上看到许多洞穴和屋檐痕迹。专家证实,这些都是历代建造或修复楼阁的“乐山大佛”这是后人对这座位于乐山市的大佛的总称。这座建于唐代的大佛的真正官方名字一直是个谜。事实上,根据后来许多专家的调查,我们称之为这座大佛“乐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应该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1989年,持续了两年多“治理乐山大佛的前期研究”科研项目正式启动。同时,乐山大佛全身采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透视”体检时,发现大佛龛窟右侧临江一侧的悬崖上有一块巨大的悬崖碑,即《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据实测,这座碑高6.6米,相当于两层楼的高度;碑宽3.8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