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信息少林寺
少林寺
少林寺(Shaolin Temple),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自古的东方屏障——嵩山五乳峰下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因为它位于嵩山腹地少室山下茂密的丛林中,所以被命名为“少林寺”,少林寺、塔林、达摩洞、初祖庵等景点,传承千年的少林“禅、武、医”文化。少林寺因少林功夫而闻名于世,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在唐代以禅宗和武术而闻名。民国时期,它几乎被军阀石友三烧毁,然后重建。现任方丈是释永信。少林寺景区是国家旅游局首批5个A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景点。
中文 : 少林寺
外 文 名: Shaolin Temple
创办时间: 公元495年
所属地区: 中国登封
主要声誉: 禅宗祖庭,世界第一刹
历史事件: 海内在唐初就出名了
修行法: 壁观坐禅
地位: 全国重点佛教寺院
寺院简介
少林寺山门
少林寺西距十三朝古都洛阳[1]49公里,东距郑州66公里。少林寺是中国国内外著名的佛教寺庙。位于古都洛阳东方屏障登封市西北13公里中岳嵩山西麓,背靠五乳峰,四周群山环绕,峰峰相连,散落,形成自然屏障。少林寺的著名很大程度上来自少林拳;少林寺的千佛寺有毗卢佛铜像,所以它也被称为毗卢寺。殿内砖地面仍保存20 ,直径约4
少林功夫
少林功夫是指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以少林寺僧人修行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少林功夫拥有完整的技术和理论体系,以武术技能和常规为表现形式,以佛教信仰和禅宗智慧为文化内涵。
少林寺成立于北魏太和19年(495),是少林功夫所依赖的文化空间。随着少林寺1500多年的历史,少林功夫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技术完整、内涵丰富的文化表达形式。根据少林寺流传的拳击谱记录,少林功夫常规有数百种,其中有数十种有序的拳击设备代表,还有72种独特的技能和捕捉、战斗、卸骨、穴位、气功等独特的技能。少林寺目前有255种少林功夫拳击、设备和练习。
禅宗智慧赋予了少林功夫深厚的文化内涵。少林功夫的传承人应该首先对佛教有信仰,包括智慧和力量。少林功夫的智慧信仰主神是禅宗的祖先菩提达摩,力量信仰主神是最重要的那罗王。非凡的力量和非凡的智慧一直是佛教徒的目标。这是少林功夫表现为神奇武术的根本原因,也是少林功夫与其他武术的区别。
佛教僧侣的生活受到佛教戒律的限制。在少林寺的特定环境下,佛教戒律演变为武术戒律。戒律在武术家中表现为武术道德,因此少林功夫往往表现出节制、谦逊、内向、含蓄、内在力量、短、后发制人的风格特征。
传代制度
少林寺僧人的代代制度非常独特,家庭形式非常明显,这是少林寺的特点。它起源于元代初年,于主侍奉少林寺。为了使其子孙代代相传,福宇在广泛吸收传统宗法思想的基础上,参照曹洞宗师曹山在江西豫章传法时建立的56字派的做法,木结构建筑都是为了纪念达摩墙而建造的。寺庙的檐柱、内柱、墙下雕石和平台周围都有精美的浮雕。寺庙里有达摩的祖先雕像。
从初祖庵出发,沿山路登上五乳峰,即可到达摩洞。洞内有四尊达摩及其弟子的石像。洞外有一座明朝万历时期建造的石牌坊。据说达摩在这面墙上已经十年了。由于功夫深厚,他的形状印在岩石上,留下了传奇色彩“达摩影石”。周总理诗句“十年图破壁”来自此。
从少林寺向西南方向碗盂峰,峰顶有一座佛殿,那就是二祖庵。据说禅宗二祖慧可向菩提达摩学佛,断臂得到衣钵真传后,曾在这里受伤。殿前有四眼井,据说慧可是凿的。四眼井相距甚近,但水味不同,叫“卓锡井”,当地人也称“苦、辣、酸、甜四眼井”。